發布時間:2019-01-24 16:37:26 您是第 0 位瀏覽者
成品表面起泡有坯泡和釉泡兩種。坯泡是在成品表面凸起大小不等的空心泡,不能用指甲劃破。釉泡是釉面凸起的小泡,多呈白色透明,一般可用指甲劃破。聚集在成品口部邊緣或棱角處的釉泡又稱水泡邊。此種缺陷,除原料中的雜質太多,練泥真空度不夠,注漿操作不當等因素外,在燒成方面的原因有:
(一)坯泡
坯泡多出現在倒焰窯的下部(或窯車的下部),由于氧化階段窯內上下溫差過大,致使坯料中的有機雜質氧化分解不完全。當制品進入還原階段,這些未氧化的有機雜質繼續進行分解,因放出的氣體被熔融的釉層堵住而無法逸出,故在坯體中鼓成氣泡,一般發生下列情況:
1、氧化階段升溫過快,窯內上下溫差大。造成下部制品氧化不足而過早還原。
2、隧道窯預熱帶末端由于氧化氣氛不足或有波動,影響制品氧化不完全.
3、在還原階段,因和的熔融溫度太低,致使坯料中的三氧化二鐵還原成氧化亞鐵時放出的氣體(Fe2O3+CO→2FeO+CO2↑)無法排除而形成氣泡。
4、止火溫度過高,超過坯料的燒結范圍,引起制品發生膨脹而起泡。此種缺陷稱為過火泡,多出現在噴火口或窯內上部。
(二)釉泡
引起釉泡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沉積在釉層中的碳素或釉中的分解產物,在釉熔化前未燒盡或未排出,而在釉熔融時繼續燃燒或分解。此時所產生的氣體不易透過釉層而被包圍在釉中,因而形成了釉泡。顯然,在釉?;?,如釉層繼續吸附碳素,亦會產生釉泡。這種缺陷,易發生在下列情況:
1、坯件入窯水分太高,窯內水蒸汽較多,易造成碳素沉積在釉層中。
2、制品氧化不足或還原過早,致使分解產物和沉積的碳素在釉?;拔磁懦?,而窩藏在釉層內。
3、強還原氣氛過濃,造成碳素沉積于釉中。
4、釉的始熔點太低,致使沉積的碳素不能分解。
解決辦法:
(一)克服坯泡的措施:
1、蒸發和氧化階段,窯內通風良好,使坯體充分氧化,從而促使坯中的有機物全部分解排出。
2、在氧化階段要盡量縮小窯內溫差,防止制品還原過早。
含硫酸鹽礦物較多的坯料,要保證還原氣氛的濃度適當,從而使硫酸鈣和硫鐵礦在釉熔化前完全分解排出。
4、嚴格控制高火保溫爐的溫度,防止制品過燒而膨脹起泡。
(二)克服釉泡的措施:
1、在潮濕季節要嚴格控制坯體的入窯水分。
2、燒隧道窯要適當提高氧化爐的溫度,促使由還原帶流來的游離碳素完全燃燒。
3、還原階段升溫要平穩,防止窯內溫度猛升驟降。
4、油窯燒咀堵塞要及時清洗,以免影響火焰發生間斷。
5、提高釉料的始熔溫度,降低釉料的高溫粘度,可加入適量的瓷粉或粘土熟料于釉中。
來源:瓷博士